去年底紐約時報一文章的標題
"寶寶最愛的玩具:iPhone"引起正反激烈的討論.
紐約時報形容:iPhone人類歷史上,安撫寶寶最有效的發明.
iPhone問世後,在街上,餐廳
常常可以看到父母塞給娃娃車裡的寶寶一隻智慧型手機,
然後享受難得的空檔聊天或是安靜的購物.
如同大人對於iPhone的愛不釋手,玩過iPhone的寶寶也無法抗拒魅力.
YouTube上有許多父母上傳一歲多寶寶熟練玩iPhone的可愛模樣.
小小的螢幕,只要指頭點一點就會有音樂,遊戲,動畫等等驚喜,
這讓許多寶寶寧願選擇iPhone,也不要其他"真正的"玩具.
新北市慈園蒙特梭利幼兒園主任林乙葶在幼兒園裡看到,
愈來愈多家長會把手機輕易交給小孩,電子保母代替了父母.
"家長開車來接孩子時,孩子還沒在安全座椅坐穩,
就吵著要手機,這樣一路玩回家,恰當嗎?"
林乙葶觀察習慣用智慧型手機或是電腦的學前兒童,
在面對比較單調的操作課程時,比方說數數字等,會容易焦躁,不耐煩.
iPhone的應用程式專賣店裡,有專門針對學前幼兒的各種有趣軟體,
且多半都標示在"教育"類別.
但是專家卻提醒父母不應該把iPhone當做學前兒的"教育工具".
"科技變化太快,現在,應該把手機視同[電視],是一種讓幼兒被動接受的娛樂."
美國小兒科學會的歐齊飛醫師 (Dr. Gwenn Schurgin O'keefe)
提醒幼兒的父母,對於寶寶過早接觸智慧型手機,應該有高度戒心.
(本文摘自 親子天下雜誌)
2011.12月的親子天下雜誌, 封面故事:父母一定要懂的網路管教. 當寶寶也成為搶著玩手機的"低頭族", 父母如何掌握2~10歲"管得動"的黃金期? 又如何安度10~15歲網路青春風暴? 這一期的雜誌,用了二十幾頁的篇幅在探討這個主題. 透過調查,分析孩子使用網路的現況,為人父母的擔心害怕, 並提供相關對策,父母管教錦囊. 時代改變,科技進步, 日常生活上不接觸到電腦幾乎是不可能的, 一味地圍堵禁止孩子用電腦不是辦法, 用愛的關係去包圍孩子,比用囉嗦,鎖住電腦有效.
留言列表